人類,從沒穿鞋到有鞋穿,一直發展到現在,終於開啟不用手綁鞋帶的日子了?
電影「回到未來」中主角Marty McFly腳上那雙Air Mag無論歷經多久都是那樣令人嚮往。在2011年,還真的將他製作出來,像我們這種凡夫俗子,該怎麼做才能離「未來」更進一步呢?
近年來,Nike的Adapt系列更是以此為目標邁進著,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雙Adapt BB 2.0更是主力之作。
在這裡放上一代、二代的圖片以供對比,
可以發現,除了大底中央的控制按鈕相同外,其餘部分都不一樣
也正好呼應這次的改變,像是中底增加前腳掌的Zoom Turbo,提供更佳軟彈的腳感。
說到鞋面的自動綁帶系統,就讓我想到Jordan過往在Jordan 33上採用的Fast Fit。
老實說,單論穿脫速度來說,Fast Fit還是勝過FitAdapt,但就長遠發來說,Adapt更有前瞻性。而且將Adapt 添加在鞋款中,比較不會影響到鞋款本身的美感(這裡針對舊鞋款採用此新科技),像是Nike 將FitAdapt使用於Air Max之中.....
還有2020年底大魔王之一的AJ11 Adapt,
這些經典造型鞋款在使用FitAdapt後成功創造出一種過去與現代溝通的模樣,衝突的年代,卻在保有經典之餘創造另一種美感。
這裡讓我們先來看看鞋盒吧!
這雙鞋的鞋盒可以非常非常誇張! 有夠大
鞋盒側面也有尺寸標示
打開鞋盒,襯紙包覆著今天的主角—Adapt BB 2.0,
鞋子下方擺放的是無線充電板,他可是能一次充兩隻鞋喔!而且這個充電板也可以一次充兩隻支援無線充電的手機喔!買一雙鞋讓你省下無線充電板!是不是很棒呢(?)
接下來介紹鞋面!
這雙鞋的鞋面從鞋口分成兩個部分介紹
首先是鞋口往前的部分,也就是腳入鞋後腳踝前面的腳背的部分
大致感受到的是兩層,往內接觸足部的應該是…..超纖材質
往外是質地粗獷的材質,從上視圖可以看到,在前方有大大的Nike Swoosh Logo作為這雙鞋的視覺亮點,採用像素般小單位拼湊Nike Logo
鞋舌的部分,貼心的設計左右腳L與R的分辨記號,雖然….應該是不會有人穿錯腳,但這也是設計上的新細節,值得玩味。
接下來是鞋口部分,主要是腳踝與跟腱的那個區域,外層是細緻的布面(但…我不知道材質是什麼….),還能看到透露著星光般閃耀的綴樣。
翻口裡是白色的網布組成,並包覆著厚實的領口泡棉,
也可以看到這雙鞋的內裡非常厚實,保證了一定的舒適性與安全性,可避免在運動中球鞋掉落的風險。
接下來看看這雙球鞋的重點之一,FitAdapt,自動綁帶科技,旁邊的Nike校裝飾作為綁帶系統綁帶線的中繼點,才不會讓鞋子在綁代鬆開後線過於鬆垮。
接下來要來介紹鞋底的部分了!
首先是中底!這次Adapt BB 2.0的中底配置是前腳掌Zoom Turbo氣墊,搭配其他區域的Cushlon…
後踵部份,有TPU支撐片,在活動時更加穩定,活動起來更加穩定,而且上頭的圓環狀設計,在穿脫時拉動它可以使穿脫更加便捷,支撐片上以黑底為基調,搭配淺藍色的潑墨痕跡,好像電流經過一樣,充滿現代與機械感
中腰部分,可以看見FitAdapt的調節按鈕,上面有「+」「--」來提示鬆緊按鍵,「+」是讓鞋帶綁緊,「--」則是讓鞋帶鬆開,
且兩側都採用支撐片,與後踵TPU一樣,都有增加穩定性的效果,
鞋頭的部分,外側有分別以紅、橘、黃、綠刻著ZOOM四個字母的裝飾,就像所有NIKE的球鞋們大多都有標示中底科技的慣例,在裝飾下方,水藍色橡膠有著「VERSION 2.0 NIKE ADAPT B.B. YEAR TWENTY TWENTY」的凸起紋路。
在底花部分,採用有點像電波狀的刻痕,前掌中央有一塊雞蛋狀的彩色同心圓。
接下來要介紹這雙鞋的 亮點 !!!
就是他的自動綁帶系統!
首先是前面說到的中底鞋身的[+][-]按鈕!
他不但能調整鬆緊度,還能發光!!
而且發出的光還能透過手機APP調整閃亮模式、燈光顏色以以及持續時間!
閃亮模式分成三種
第一個是 閃動式
在這個模式裡頭,燈光會以類似呼吸的頻率閃爍著
第二個是 頻閃式
在這個模式中,燈光以左右較為快速閃動呈現
第三個是 漸層式
這個模式是慢速版的頻閃式
而在這些閃爍模式為基礎上,還能設定閃動的持續時間,有「5分鐘」「30分鐘」「60分鐘」三種時間長度可供選擇
選擇結束後再按「完成」,及可套用在目前的鞋款上。
接下來想分享一下對於這雙Adapt BB 2.0的感受
首先來說說我認為比較待改進的點
楦型有點窄
一樣是在內腰的部分,會有點抵著足弓,穿著一段時間後會讓腳有些不適感,但也不知道會不會隨著穿著時間拉長而有所改善
綁帶的機械馬達聲
從NIKE當初發布的廣告影片來看,的確很銷魂,也確實成為Adapt系列的亮點之一,但…..拿我的經驗來說…..當初在開箱這雙鞋的時候是在家裡的房間,結果在三樓房間把玩這雙鞋的我,聲音竟然大到一樓的家人都稍微有聽到聲音,但這若要說是缺點….真的蠻過不去的,畢竟這是這系列的特點,蠻見仁見智的。
再來是價格方面
這雙Adapt BB 2.0 Mag配色當初在美國上市發售價是 美元,以一雙實戰球鞋來說,確實高不可攀,但若以科技體驗來說,是可以拉回一些價值的,但老話一句,究竟值不值得,見仁見智。
向隔壁棚的Adidas當初在發售4D中底鞋款時,那個價格也是貴到懷疑人生,但隨著技術進步、產能增加,定價也漸漸親民,所以我相信Adapt系列是會有平價的一天的。
最後想來講講Adapt與最近推出的Go FlyEase的差別,我認為主要的差別是Adapt系列說到底,還是得用手來輔助穿脫,而Go FlyEase按照官方宣傳影片,是不需要的,那這會影響到Adapt的價值與定位嗎?
個人的觀點,是不會的
畢竟Adapt的定位比較像是以機械結構的方式來達到傳統綁帶的效果,Go FlyEase比較偏向以球鞋本身方式的設計來達到快速穿脫,至於會不會比較容易掉落,這就要看有沒有其他大神分享心得了。
還記得在Adapt BB 1.0剛推出時,由於主打自動綁帶的籃球鞋,又給NBA球星實著上場,氣勢盛大啊~~~
Adidas陣營在當時也推出無綁帶的NEXT L3V3L,也是製造不少話題…..
到現在Adapt BB與NEXT LEVEL系列都應該快推出第三代了…….吧……
蠻期待這兩大品牌的過招,雖然說到「如何自動綁帶」這項細節,兩者所使用的科技大相徑庭。
感謝您將本文章看完~我們下次再見
同場加映:
[開箱] 籃球襪的王者---NikeGrip Power Crew
[評論] 給你非頂級但絕對夠用的實戰好襪---Nike Elite Quick
[開箱] 不管有沒有打球都能來一雙---Nike Elite Crew
[評論] 在球場穿得好看又舒適的經典球襪---Stance 359+Stance 559
[開箱] 相對於正代的升級?--- Jordan 33 SE
[分享] Nike NBA 球襪大比較---NikeGrip Power Crew V.S. Nike Elite Quick V.S. Nike Elite Crew